某某某某委机关网
不是郭靖与黄蓉,这对夫妇才是真正的侠之大者!
  • 来源:
  • 2019-01-15
  • 作者:
  • 浏览(9)
  • 收藏

侠之大者,为国为民。翻阅金庸先生作品全集,伉俪情深且能被称为侠之大者的唯有郭靖、黄蓉夫妇。

今天,我们要讲述的是这对烽火伉俪叫郭永怀和李佩,他们的名字也许并不为人所熟知,但他们的故事与郭靖、黄蓉相比,绝对有过之而无不及。

1909年4月4日,郭永怀出生于山东省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,他自幼学习成绩优异,是四里八乡第一个公费中学生,后来考入北京大学学习物理。

郭永怀先生。

1938年夏天,中英“庚子赔款”留学委员会准备举办第七届留学生考试。消息传出,几千名学生蜂拥报名,但当时预招生人数只有20人。郭永怀希望所学的知识能尽快达到救国救民的目的,所以报考英庚款奖学金的时候选择了航空工程专业。最后经过严格的考核,郭永怀从几千名考生中脱颖而出。

然而刚上船不久他就主动放弃了这次宝贵的机会。原来郭永怀一行在上海刚上船,就得知他们将在日本的横滨停船三日登岸“观光”,并且会接受日本政府的签证。正值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第三年,面对这种莫大的侮辱,郭永怀等人愤怒了,坚决不接受敌国的签证,在遭到拒绝后,船上22名中国留学生全体下船,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这次机会。

后排右三为郭永怀。

直到1940年8月,郭永怀等人再圆留学梦,他们收到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通知书,成为了该校第一批来自中国攻读研究生学位的留学生。

1941年5月,郭永怀进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,师从素有“航空之父”之称的冯·卡门,研习空气动力学。此时的郭永怀就如同郭靖遇到洪七公一般,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增强功力。在选择博士论文时,郭永怀挑选了当时最具挑战性的课题,跨声速流动研究,并一举拿到了博士学位。

无独有偶,李佩先生的经历也颇为传奇。她见过清末的辫子,日本人的武士刀,美国的高楼大厦,更是经历了中国百年的兴衰。

李佩全家,从左至右:李佩、母亲王慧芝、李佩珊、李佩环、弟弟李佩璋、父亲李宝龄、李佩珠。

1918年,李佩在北京出生,她父亲以“珍珠珊环”,为自己的女儿们命名,作为家中的长女,她原名是“李佩珍”。 1936年,李佩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。进入大学后,她做的第一件事,就是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李佩,她骨子里带着和柔情女子不同的刚毅与坚强,珍珠这种脂粉气十足的字眼,她觉得跟自己实在不符。

1937年大学时期的李佩(左)。

1937年,“七七事变”爆发,北平沦陷,日军狂轰滥炸,李佩全家逃到天津避难。在所有人都考虑生死存亡的时候,一身侠女风范的李佩心里的唯一惦念竟然是读书。不久后,她就如黄蓉逃出桃花岛一样,瞒着父母,悄悄从天津出发,到西南联大继续求学。 1941年,她大学毕业后来到中国劳动协会工作。在这里,她的工作之一,就是帮助当时中国最底层的工人、妇女们学习文化知识。抗日战争胜利后,1947年2月,她得到远赴康奈尔大学学习的机会。

  • 关键字
我要评论
网站通行证: 密码: 注册 | 忘记密码
网站通行证:

全部评论 (0)